越秀区洪桥街三眼井社区未保站:从一米高度看城市呵护社区儿童成长

  “希望社区新建一些共享小花园。”青少年议事厅里,社区“小主人”建议。“我想参加夏令营,和小伙伴一起玩。”暑假托管营开营前,小学生许下愿望。越秀区洪桥街三眼井社区立足“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不断完善社区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及各类空间的“适儿化”改造,整合多方资源,呵护儿童成长。

  在三眼井社区,“适儿化”改造细节随处可见。社区近三年投入2300多万元用于社区微改造,充分考虑儿童活动需求,设置儿童休憩座椅、修建无障碍坡道、改造楼道扶手等,提高儿童出行便利度。社区将1500平方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复合建设成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增设童心党校、家长讲堂、向日葵亲子小屋,配齐藏书近3万册的少儿图书馆、“绿色网咖”电子阅览室等,为辖内8400名儿童提供教育、活动阵地。

  为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未保站每周六开设手工剪纸、插花、舞蹈、阅读等课程;逢节日举办传统文化潮玩系列活动;在寒暑假开展“羊城之夏”夏令营、“小候鸟”来穗人员子女托管营等,丰富未成年人课后、假期生活。

  未保站还开通广州首条街道未成年人心声热线,心理专家志愿者接听儿童及其家长来电。率先推广“防走失”App,为辖内困境儿童配备智能手环、手表,有效保障儿童安全。

  为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未保站开设全市首个“青少年议事厅”,让孩子们参与社区儿童阵地打造、文明城市建设等课题,激励他们争当“社区小主人”。孩子们提出的意见被高度重视,比如,他们希望社区多种些开花植物,社区便联系绿化部门增种桂花、凤仙、四季秋海棠等花卉。

  黄埔区文冲街道托育服务:共享托幼、互助带娃向日葵亲子小屋受欢迎

  看绘本剧表演、亲子DIY、百余种玩具任玩……在黄埔区文冲街文冲新村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家长可和邻居一起共享托幼、互助带娃。该小屋占地约200平方米,于2022年5月开放,面向0~3岁婴幼儿,是广东省计划生育协会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公益服务项目点,也是省计生协第一批、广州第一家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建设点。

  小屋设置儿童托管、亲子互动、图书漂流、玩具漂流等多项功能,科学划分园艺种植区、户外游戏区、阅读区、活动区、游乐区等,将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等科学养育理念和服务送进家庭,满足家庭托幼个性化需求。

  记者了解到,负责向日葵亲子小屋日常服务管理的社工均为有照顾婴幼儿经验的宝妈。“小屋开放以来,社区居民反响热烈,还有周边社区、街道的街坊来问能不能参加活动。”项目负责社工王静表示,亲子小屋开放时间为每天下午3时~5时,其中周一至周五主要面向祖辈家长开展互动类服务,周末则面向宝爸宝妈开展亲子课程。

  向日葵亲子小屋也提供线上服务。扎根社区服务11年的广州市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运营团队搭建“育无忧”线上智能服务平台,为家长构建线上互助小屋,以“共享家长”的方式互助看娃,增进邻里感情。假如有家长临时有事无法照顾孩子,可线上发布“带娃”需求,有时间的相熟家长可接单相助。

  经过近2年发展,向日葵亲子小屋成为当地儿童早期发展、临时托育照护和融洽邻里关系的网红点。文冲街道陆续在瑞东花园社区、骏雅社区建立向日葵亲子小屋,扩大共享托幼的惠及面。“在小屋,小孩能够听故事、玩游戏,老人可以学习新的带娃知识。”文冲新村社区居民张奶奶说,她通过参加小屋活动认识了不少邻居。

  呵护“一老一小”代表委员这样支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建议,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构建普惠性养老服务体系。许玲建议,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资金筹集模式。

  “要引导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鼓励紧急救助、生活照护、家政服务、健康预警、远程诊疗、物流配送等各种养老服务企业的发展,满足不同类型的养老需求。”许玲说,基本公共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兜底性养老服务,社会资本提供多元化服务产品。要加强与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全面提高养老产业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大力发展以老年护理、母婴护理、家庭护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则关注生育支持政策领域。他建议,多维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加大育儿补贴、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力度,增加男性陪护假和育儿假期,为育龄女性提供更多就业支持等。

  另据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杨丽婷今年关注婴幼儿托育服务议题。她建议大力推进托育服务普惠化。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设立普惠托育建设专项财政资金,建立普惠托育建设补贴、托位补贴、生均补贴最低标准。同时,推广“托幼服务一体化”,对生源不足、学位空余的幼儿园举办托班提供支持。

  信息时报记者何小敏